九月“滨湖辅星” | 雷厉风行真华萍
发布时间:2025-10-13 09:03 浏览次数:【字号:默认 大 特大】
华萍,女,1978年8月出生,江苏无锡人,2017年参加公安辅助工作,现为滨湖公安分局蠡园开发区派出所综合指挥室辅警,先后被评为派出所“先进个人”“优秀辅警”。
从反诈的“秒级止付”,到救人的“精准见底”,再到汇总的“斤斤计较”,华萍的键盘敲出来的从来不是简单的指令和数据,而是雷厉风行的执行力,是“群众的事一秒都耽误不得”的责任担当!这位键盘上的“急先锋”,用8年的利落与较真,把综合指挥室的“后台”,变成了守护一方平安的“最前沿”
01
“叮铃铃……”今年7月下旬的一个午后,蠡园开发区派出所综合指挥室的电话骤然划破平静,铁鹰队员焦急的声音穿透听筒:“华姐!一位老阿姨疑似安装涉诈APP,银行卡里的钱要危险了!”
仅一瞬,华萍便断定这是典型的冒充客服类电诈!反诈这事儿,拼的就是分秒竞速,多耽搁一秒,老人的养老钱可能就打了水漂!她左手攥紧听筒了解详情,右手“唰”地按上键盘,3秒内打开相关系统:老人的姓名、住址、关联银行账户清晰跳出;赶紧切至涉诈APP轨迹核查,预警框里已显示情况非常危急,华萍的心瞬间揪紧——骗子随时能划走钱!
“陈警官!请立刻去渔港警务室出警!有位阿姨点了钓鱼链接,正准备转3万到‘安全账户’!”
她对着值班民警的电话喊的干脆,未等回应便火速切换止付系统,指尖悬在“冻结账户”按钮上时,连呼吸都刻意放轻,直到屏幕弹出“止付成功”的绿色提示,她才惊觉到,后背的警服早已被冷汗浸透。
这场“抢先一步”的反诈竞速,稳稳守住了老人的“钱袋子”。面对同事的夸赞,华萍揉了揉发酸的手指,眼神格外坚定:“咱多快一秒,群众的损失就少一分,这速度,值!”
02
5月2日凌晨,华萍双眼紧盯屏幕,在民警的带领下,她的双手在系统里迅速翻飞!
调取人口信息,输入“王某”这个名字跳出17条结果……
再筛选,“35岁、女性、租住在某某小区”,鼠标轻点,圈定3栋、15栋、24栋三栋待查楼宇。
原来,指挥室刚接到报警,有一名女子与朋友视频时,说其酒后吃了头孢,问具体地址不说,随即挂断了电话,该女子的朋友赶紧向蠡园开发区派出所求助。
“头孢配酒是要命的事儿,我必须赶在处警民警到达之前找到具体地址!”华萍一边告诉自己,一边和民警调取监控画面。
“杨所,24单元在晚上八点左右有一个女子与报警人描述的着装相似,我马上把相关资料发你!”华萍一眼锁定监控视频。
“16楼有两户姓王!”她立刻把楼层、户型、电梯使用记录打包发给所领导和处警民警,末了又补了句:“敲门没反应直接进去,开锁公司已联系好!”
20分钟后,对讲机里传来民警急促的声音:“门开了!人意识模糊!医护人员已到!”后来医生说,“再晚十分钟,洗胃都难救!”正是华萍抢出来的这宝贵的十分钟,加上民警的果断处置与医护人员的及时救治,最终将王某从生死线上拉了回来。
“每一秒都关乎生死,咱快一点,希望就多一分!”这句话,华萍不仅常挂在嘴边,更落在每一次信息核查的实际行动中,她用专业与速度在生死线上为群众点燃希望。
03
将警情数据转化为一组组会“说话”的治安态势,形成每类治安要素的“治安体检报告”,为所领导决策治安防控提供“第一手依据”,这是华萍上班期间的每日“必修课”。
每天清晨7点30分,当大多数同事还未走进办公室时,华萍已坐在工位,打开系统导出前24小时的全部接报警记录——满满一屏幕,涉及纠纷、盗窃、诈骗、求助等十余类。
“不能漏一条,”她嘴里念叨着,手里的鼠标在“已处置”“待跟进”“需复核”的选项间移动。每条记录核对三遍:时间精确到分钟,地点具体到门牌,处置状态写清“纠纷已调解”、“嫌疑人已锁定”……
这不是简单的统计,而是一份辖区百姓的平安保障。多年来,她累计整理数据逾5万条,撰写研判专报4000余份。
这些在别人眼里枯燥的数字,在华萍手里成了“治安导航图”:她整理的《季度治安态势分析报告》,为派出所领导决策“哪类案件需重点打击、哪片区域要强化防控”提供数据参考;推送给社区网格员的《诈骗类型预警表》,成了防范宣传的“精准教材”。
“在岗一分钟,就得把数据的‘绣花功’做足。”华萍敲击键盘的指尖不停,屏幕上跳动的光标,正将一组组看似平常的数据,编织成维护百姓平安的“防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