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无锡市无锡网上公安网站
  1. 本站支持IPV6
  2. 繁体版
当前位置:首页 / 警方资讯

旅游报团防坑秘籍:别让“低价馅饼”变成“行程陷阱”!

发布时间:2025-08-19 16:01    浏览次数:【字号:默认 特大

  暑假期间,旅游市场呈现升温态势,学生、家长旅游热情持续上涨,然而一些不法商家却利用消费者贪图便宜的心理,推出“低价旅游团”,打着“超值优惠”的旗号,实则暗藏陷阱,让不少消费者陷入消费纠纷,甚至蒙受巨大损失。经开警方收集整理以下防坑秘籍,助您安全出行、安心游玩,带好这份秘籍,让骗子退!退!退!

  一、低价旅游团常见套路揭秘

  虚假宣传:宣传册/广告页美轮美奂(五星酒店、豪华大餐、精华景点全含),实际严重缩水(招待所、清汤寡水、景点变购物店)。

  合同挖坑:合同模糊不清,关键信息缺失或小字注明:“行程仅供参考”“购物点自愿(但停留XX小时)”“自费项目以当地安排为准”。

  “热情”接送,锁定目标:针对老年人或信息闭塞群体,通过讲座、送礼、电话推销等方式“精准营销”,包接送,切断你与外界的自由联系。

  “专业”导游PUA:导游变身“销售总监”,全程灌输“支持当地经济”“不购物就是没良心”“别人都买了”等道德绑架话术,甚至辱骂、威胁、甩团。

  封闭洗脑,托儿当道:被拉至偏僻购物点(玉石、珠宝、乳胶、保健品、银器等),环境封闭,“讲师”“专家”吹嘘产品功效,店内“顾客”(托儿)踊跃抢购制造假象。

  “自愿”购物,天价宰客:商品标价虚高(成本几十卖几千),无正规品牌、无质检报告、无合理定价依据。常伴“老乡情”“打折促销”“限量抢购”噱头。

  行程绑架,只逛不游:景点走马观花(半小时),购物点一待半天。精华景点变成“自费项目”,不交钱就只能在门口干等。

  “特色”体验,诱导消费:安排参观“傣族村寨”“丝绸文化馆”等,实为变相购物点,利用民俗、情感诱导购买高价商品。

  “神医”“神药”,健康陷阱:安排“免费体检”“健康讲座”,假冒“名医”“教授”诊断出各种“疾病”,推销天价“特效药”“保健品”(多为三无产品)。

  二、踩坑如何处理

  立即收集证据:保留旅游合同、行程单、付款凭证(如转账记录)、购物小票或发票,以及导游的强制购物录音或视频。若商品为假货,需保留商品鉴定报告。

  ‌协商解决‌:先与旅行社沟通,要求退货或赔偿。

  ‌行政投诉‌:拨打12345热线或登录文旅部官网提交投诉,说明导游强制购物、商品假货等问题。 ‌

  ‌法律途径‌:若协商无果,可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三、旅游跟团注意事项

  选择正规旅行社‌:报名前确认旅行社的资质,选择有良好口碑的旅行社。

  ‌签订正式合同‌:出行前签订正式的旅游合同,合同细节要理清,明确行程、住宿标准、收费明细、景点及购物点等内容‌。

  ‌了解商品价值‌:在购买商品前,通过网络等渠道了解产品特性、大致的价格范围、退换货等售后途径,避免冲动消费‌。

  ‌维护自身权益‌:购物时及时索要销售小票,并妥善保存购物凭证、交易过程等相关证据。遇到消费纠纷时,及时与导游、旅行社沟通协商,必要时通过相关平台发起投诉‌。

  四、警方提醒

  1、出行前可以查阅相关顾客评价和口碑,筛选优质旅游公司,以确保旅行社的资质和信誉。对于旅行社的资质认证,可关注国家旅游局相关市场主体的星级评定标准及具体公示内容。

  2、消费者报名前可查看旅行社的《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和《营业执照》,可通过“企查查”“全国旅游监管服务平台”官网或当地文旅局查询真伪。如果通过在线旅游平台或购物平台购买旅游产品和旅行社服务,可查看网站店铺内是否有营业执照和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的电子证件,或直接要求店铺客服出示相关证照。

  3、对于低价团游,在订团前一定要提前查询交通费、酒店、门票等的市场价,若团费明显低于成本价,需谨慎订团,因为远低于成本的团费,背后往往通过强制购物、高价自费项目或降低食宿标准来弥补。

  4、若导游临时增加购物点、缩短景点时间或替换廉价景点并强迫购物,可要求按原合同执行,若遭拒,可立即录音录像,留存证据并通过“全国旅游监管服务平台”提交材料,或向当地文旅局、相关旅游监督部门投诉举报。

智能问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