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秧记
发布时间:2025-08-15 17:41 浏览次数:【字号:默认 大 特大】
扶秧记
经开分局华庄派出所 杨跃洋
我们身着藏蓝,常行走在广袤的田地里,时时留意弯腰扶起被风吹歪了的苗,再锄去杂草、补充浇水,看着它们重新绽放生机,慢慢长直、长高。
——题记
周三下午,俩男孩扭在中学门口花坛边,一个书包带断了,书本散了一地;另一个脸颊红肿,梗着脖子也不肯松手。
直到被带回所里,两人还在大眼瞪大眼,师哥没急着问话,先让人拿来消毒喷雾给他们处理伤口。“红肿脸颊”疼得抽了下嘴角,却突然冒出一句:“是他先翻我书包的!”原来他书包最底层藏着一张不及格的数学试卷,怕被妈妈发现,不成想另一个男孩将卷子翻了出来还在班里喊他外号,两人吵着吵着动了手。“我妈说再考砸就不让我打球了。”他低头抠着校服纽扣,满是沮丧。
“红肿脸颊”的妈妈赶来时手里还攥着刚买的菜,看到儿子脸上的伤,怒道:“我就知道你在学校不学好!”师哥把她拉到一边:“孩子怕您生气,试卷藏了三天了。他不是想打架,是怕您失望。”另一个男生的爸爸来得晚,一进门就给了儿子后背一下:“让你别惹事!”男生不服气:“他上次还偷改作业呢!”师哥把父子俩分开,给男生递了瓶水:“翻别人书包还喊外号对不对?有人翻你书包,你气不气?”
调解了两个多小时,“红肿脸颊”拿出试卷,小声说“妈我下次一定考好”;另一个男生挠着头为翻书包的事道了歉。离开时,男生妈妈把散落的书本一本本捡起来,放进师哥从值班室柜子里找的备用包包里。“我一直都知道,这孩子就喜欢打球,我总骂他不务正业,结果他上次比赛拿了奖,都没好意思告诉我,其实有的时候,我也很高兴,但不知道怎么和他说。”她一边装书一边喃喃,声音里带着愧疚。
两个家长带着娃各自回家后,师哥和我聊了聊:“这些孩子的拳头,大多是‘人看见’的信号:缺关注、缺关心、缺认同……很多时候不知道怎么合理有效地表达。咱们处理警情案事件,不是逼迫他们认错,要让他们真正知道错的原因和解决途径——不用打架,也能被看见。”
相较而言,未成年人被猥亵案件的处理更是无比慎重,总怕稍响一点的声音,就会触溃当事人紧绷的神经。
一个刚上初二的女孩由姑姑陪着来,进门就缩在沙发角落,双手环膝。负责接待的师姐先去茶水间泡了杯热牛奶,放在女孩面前的茶几上:“这牛奶是甜的,你尝尝?我侄女跟你差不多大,每天放学都要喝一杯。”女孩没动,姑姑在一旁红着眼眶说:“孩子在家三天没怎么说话了,晚上总做噩梦。”师姐没催,就坐在对面翻着一本画册,偶尔跟女孩说一句:“你看这只小猫,是不是很像动画片里的?”过了快半小时,女孩才小声说:“我见过类似的猫,在小区里。”师姐立刻接话:“那它一定很可爱吧?你平时会喂它吗?”
聊天慢慢打开了缺口……女孩说嫌疑人是小区门口的便利店老板,上周她去买文具时,对方借口找零碰了她的胳膊,后来又在她放学路上拦过她一次。“我不敢告诉爸妈,他们在外地打工,我怕他们担心。”她说着,眼泪无声息地滚落下来,砸在牛奶杯上。师姐递过纸巾,声音放得更轻:“你能告诉姑姑,能来这里说出来,已经很勇敢了。我们会保护你,也会让那个人受到惩罚。”
记录案情时,师姐特意让姑姑坐在女孩身边,遇到需要回忆细节的地方,就先问一句:“这里要是还不想说,可以先停一停。”取证过程也比想象中更细致。师姐特意叮嘱只剪需要的片段,避免让无关人员看到。去学校了解情况时,也只跟班主任单独沟通:“孩子现在需要安静,别让同学知道这些事。”
案件处理期间,师姐每周都会给女孩的姑姑发信息,问问孩子的状态:“您可以带她去公园走走,晒晒太阳;要是愿意,让她画点画也行,不用总逼着自己‘好起来’。”有天姑姑发来照片,女孩在画板上画了一只晒太阳的猫,配文“今天天气很好”。师姐把照片存进手机,跟我说:“这些孩子就像被雨淋湿的花,不能急着晒强光,得慢慢给点暖,让她们自己缓过来。”
嫌疑人被依法处理时,女孩姑姑来送锦旗,特意带了盒女孩做的饼干:“她昨天说,想谢谢阿姨,说以后放学敢自己走回家了。”师姐接过饼干,眼圈儿也红了:“你告诉孩子,这不是她的错,以后的路,我们都会陪着她走。”
还有一个月实习才结束,我看着值班室墙上的日历,已经发现那些被标注的案件日期旁,都有民警们写的小字——“xx月考进步了”“xx参加了学校的绘画比赛”……有些事儿不是结了就完了,得看看孩子们有没有真的走出来。
我越来越明白,公安工作的“守护”从来不是冰冷的警情案件编号,是让打架的少年知道“不用拳头也能被爱”;是让受伤的孩子“经历过黑暗,依然能相信光明”。肩上的责任,不止是在别人的人生遇到坎坷时,伸手扶一把,更是要告诉他们——你勇敢往前走,身后有人始终注目,始终期待为你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