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美容热”,选择医美务必擦亮眼!
发布时间:2025-08-11 10:58 浏览次数:【字号:默认 大 特大】
暑假一到,医美机构直接开启“学生专场模式”,不少学生党都想趁暑假“悄悄变美”。但医疗美容属于医疗行为,存在一定风险,媒体曾多次曝光非法医美黑幕:“妆”字号日用化妆品注射消费者面部、假药针剂致人面瘫、医美人员“速成班”等。为保障大家的健康权益,无锡警方在此整理了超全医美“避坑指南”,从选机构到防套路全给你划重点,提醒各位美眉在追求美丽的路上,安全与健康永远是第一前提,千万要警惕美丽背后的“陷阱”!
一、医美有风险,跟风要不得
1、医疗美容分为手术类(如双眼皮、隆鼻、吸脂等)和非手术类(如光电治疗、注射、线雕等“微整形”)。即便“微整形”创伤小、恢复快,也可能引发并发症:
光电治疗可能导致皮肤红斑、结痂、色素沉着、瘢痕等;
注射填充可能出现皮下结节,罕见但严重的并发症包括血管栓塞导致皮肤坏死、失明甚至脑梗;
线雕可能引发线头外露、神经损伤、皮肤凹凸不平等。
2、部分美容院、美发店、化妆品店等非医疗美容机构超范围经营。例如化妆品店或生活美容护肤店声称可以请“医生”“老师”来为消费者打针或者使用公司的“仪器”无创变美等。实则“医生”“老师”毫无医学背景,“仪器”里暗藏针头。
二、机构要正规,资质先查看
1、看机构资质:需同时具备营业执照和《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且诊疗范围明确包含医美项目。
2、看医生资质:通过“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网查询医生执业注册信息,确认其具备执业资格。
3、看产品资质:使用的药品、医疗器械需符合国家标准,进口产品应有中文标识。按医疗器械注册的(如玻尿酸、假体)需有医疗器械批准文号,按药品注册的需有药品批准文号,可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查询真伪。
4、查器械溯源:激光美容设备、水光针仪器等均属于医疗器械,需具备《医疗器械注册证》。操作前可要求机构出示设备的注册文件,并检查设备外观是否完整、有无损坏。部分机构使用“三无”山寨设备,不仅效果无法保证,还可能造成皮肤灼伤、色素沉着等严重后果。
三、低价疑陷阱,套路别轻信
1、部分医疗美容机构通过夸大宣传、虚假承诺等方式吸引消费者,甚至以“低价优惠”“限时折扣”等手段诱导消费。
2、在面对此类宣传时,应保持理性,切勿因贪图便宜而忽视服务质量与安全。低价背后可能存在使用劣质产品、简化操作流程等隐患,最终损害自身健康。
3、 面对“0元体验”“购买即赠”等促销活动,需警惕隐形消费和捆绑销售。术前务必与机构签订书面协议,明确项目内容、收费标准、预期效果及风险告知等条款。
四、合同要签好,凭证别丢掉
留存关键凭证:消费后索要发票(或收据),保留术前术后照片、沟通记录、服务合同、病例、药品器械包装、医师签字单据等。
谨慎预付消费:应货比三家,不轻信口头承诺,避免冲动购买大额、长期预付卡。签订合同时需明确是否有隐性消费、期限、适用项目及退款、转让条件。
拒绝套路贷款:“医美贷”“校园贷” 乱象频发,整形费用通常不在医保范围内,请务必结合自身经济能力,避免陷入负债陷阱。
五、夏季特殊注意事项:预防感染,科学护理
术后感染防控:夏季人体出汗多、皮肤代谢旺盛,术后创口更易滋生细菌。建议选择清洁条件良好、配备独立消毒设备的机构,观察其是否执行“一人一用一灭菌”的器械使用规范。术后严格遵医嘱,保持创口干燥清洁,避免沾水,及时更换无菌敷料。
防晒与修复:激光祛斑、光子嫩肤等项目后,皮肤对紫外线的敏感性大幅增加,若防晒措施不到位,极易引发色素沉着。术后应使用物理防晒(如遮阳伞、口罩)与医用防晒产品结合,选择具有修复功能的医用护肤品,促进皮肤屏障恢复。
六、警方提醒
1、如遇不适或纠纷,应立即停止消费并与机构协商。协商无果可保存好证据,向当地消委会、美容美发行业协会或相关监管部门投诉,必要时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2、医疗美容的本质是医疗行为,务必选择有资质的医疗机构由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治疗。切勿因贪图便宜或心存侥幸,一旦出现意外情况,严重会威胁生命安全。
3、安全永远是第一本金,要理智变美,培养合理审美,切勿盲目跟风,健康自信才是最值得炫耀的“颜值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