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共享屏幕”骗局来了
发布时间:2023-09-22 10:00 浏览次数:【字号:默认 大 特大】
“共享屏幕”相当于对方跟你同步使用手机,它会把屏幕上显示的内容同步让对方看到,包括弹框显示短信、微信、其他App推送的内容。随着手机屏幕共享广泛运用,诈骗分子也伺机而动,他们利用“屏幕共享”功能,窃取受害人信息,进而实施诈骗。
一、典型案例
近日,吴女士接到自称是“公检法”机关的电话,以吴女士涉嫌洗钱为由,诱骗其下载屏幕共享软件,吴女士便根据对方的要求下载了一个会议软件APP,并开启了屏幕共享,吴女士在对方诱导下进行了一系列操作后发现银行卡内的40余万元被转走。
二、案例分析
1、伪装身份获取信任:不法分子通过非法手段获取受害人个人信息、以涉嫌洗钱,冒充贷款、购物平台客服等给受害人打电话,获取受害人的信任。
2、引导开启“屏幕共享”:不法分子”诱导“和”提醒”其下载和登录在线视频会议APP,告知其要开启“共享屏幕”功能,以远程协助指导操作。
3、窃取账户信息转走钱财:不法分子哄骗受害人转账,通过屏幕共享窃取受害人的银行账户密码短信验证码等,之后通过网上银行或第三方代扣方式直接操作转走卡内余额。
三、警方提示
1、凡是接到非官方社交方式或个人手机号自称是“公检法”机关的,一定是诈骗,请立即挂断电话,千万不要付款转账。
2、当陌生人要求下载某个软件或打开某个链接进行“屏幕共享”时,请一定要拒绝。
3、如果不小心进入共享屏幕,正确退出的方式不是单纯的切换回主屏幕,或者切换到其他软件中,而是在打开共享屏幕的软件中点击“停止共享”,才能正确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