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上门的“育儿补贴”链接勿点!
发布时间:2025-09-12 10:17 浏览次数:【字号:默认 大 特大】
随着国家《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政策的公布,朋友圈、家长群都炸锅了,这对宝妈宝爸们无疑是个雪中送炭的好消息,诈骗分子也是如影随形,很快便开始“蹭热点”,打着“发放育儿补贴”的旗号实施诈骗。无锡警方在此提醒广大新手爸妈们:育儿补贴是给咱老百姓的暖心政策,千万别因为防骗意识不足让好事变坏事!
一、简要案情
1、2025年8月20日,赵女士报警称其在家中收到冒充卫生健康部门的信息,完整显示其薪资、社保、医保、住房等信息,后附小程序码,其扫码进入网页后,按照提示进行身份信息填写、补贴金额查询,银行卡却被先后转账8次,共计损失13700元。
2、2025年8月31日,刘某报警称其收到了领取“育儿补贴”的通知,扫描“领取补贴”二维码并填写了个人信息及银行卡资料后便收到了“中国银联”发送的短信验证码(实为骗子后台发起的盗刷消费验证码),卡内资金立即被盗刷。
3、2025年9月8日,马某报警称有人冒充街道办工作人员在小区业主微信群内发送“育儿补贴领取通知”,其扫描二维码并填写个人信息后,发现卡内被扣款3次,共计损失5320元。
二、警情分析
1、作案时间:骗子通常会选择凌晨、午休等时间段,让受害人收到后不便向周围人求证,引导受害人扫描二维码,输入个人信息及银行卡情况。
2、作案对象:符合领取资格但对政策尚不了解的夫妻。
3、作案人员:团伙作案,分工明确。
4、作案手法:诈骗分子仿制“国家政务服务平台”或地方卫健委网站,设置“育儿补贴申领”窗口。这类网站界面看似与官方一致,实则存在细微差异,一定要仔细辨别。并通过发布信息锁定目标群体后,以“卫健部门”“财政局”“社保局”等政府部门名号发放“育儿补贴”的名义进行信息推送,引导扫描二维码、点击网站链接,诱导填写身份信息、银行卡、验证码等个人信息,随后通过远程操作将卡内的钱转走,实施诈骗。
三、警方提醒
1、育儿补贴的申领信息只通过政府官网、官方政务APP、社区公告或正规媒体发布。收到涉及补贴的通知时,切勿轻信陌生链接或电话,应直接通过官方渠道核实信息。
2、骗子们最爱盯着刚生孩子的家庭下手,要么从非法渠道买来孕产妇信息,要么在母婴论坛、家长群潜伏。如果你刚在群里问“育儿补贴怎么领”,就有人私聊你“手把手指导”——这种“热心群众”十有八九不怀好意,需要格外提高警惕。
3、有些骗子甚至会直接上门,自称“社区工作人员”,说要帮你办理育儿补贴,但要先收“手续费”。还有的假装打电话核实信息,套取你的账户密码。记住政府工作人员绝不会索要银行卡密码!
4、所有电话、短信、社交软件主动联系你的“补贴通知”都当诈骗处理,身份证、银行卡、验证码就是钱袋子,谁要都不给!所有材料线下提交最保险,政务服务窗口不会收你一分钱,只需带好出生证和户口本。且领取补贴不用交税,凡是让你“补缴个税”的都是骗子。
5、凡是涉及“过期作废”“最后三天办理”等紧急话术,或者以高额补贴为诱饵要求先交钱的内容,都要提高警惕。如果不慎遭遇诈骗,应立即停止操作,保存好相关证据(如聊天记录、短信、转账凭证等),并及时拨打110或96110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