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无锡市无锡网上公安网站
  1. 本站支持IPV6
  2. 繁体版
当前位置:首页 / 警方资讯

蛇出没·升温季!别和“贪凉”的TA们撞个满怀!

发布时间:2025-06-17 16:08    浏览次数:【字号:默认 特大

  夏季气温升高,草木繁茂,雨水充沛,正是蛇类活动的高峰期,蛇伤人事件因此频频出现。无锡地处江南水乡,蛇类资源相对丰富,广大无锡市民更要留意当心。在这毒蛇易出没的季节,这份“保命指南”请收好!

  一、真实警情

  1、6月1日,无锡市民徐某报警称:其在家中上厕所时被蛇咬了。

  2、6月12日,南京市民苏某报警称:其婶婶陆某当天下午在田里劳作时被蛇咬伤了,目前正前往六合人民医院救治。

  3、6月13 日,常州一群众报警称:其爷爷被蛇咬了,需要紧急送医,遂报警求助。

  二、警情特点

  1、易发时段:以气温较高、多雨湿润的夏季为主。

  2、易发地点:以山林、农田、绿化带、公园绿地为主。

  3、高危人群:野外徒步游客、田间劳作者、夜间工地/工厂工作者。

  4、毒蛇种类:江苏常见毒蛇包括蝮蛇、银环蛇、五步蛇等,被咬后伤口呈1-2个(或四个)明显较深的毒牙牙痕,伴红肿、麻木、呼吸困难。

  5、多发原因:

  一是夏季气温较高,多雨湿润,蛇类新陈代谢加快,身体机能处于较为活跃的状态,再加之夏季小动物、昆虫等蛇类的食物资源丰富,促使蛇类频繁活动,与人类相遇概率增加。

  二是江苏近年来生态环境改善,蛇类栖息地有所扩大,与人类接触概率增加。

  三是群众防范意识薄弱,田间劳作、野外活动时未穿戴如高帮靴、长裤等防护装备。

  四是部分群众不能及时识别毒蛇特征,可能延误最佳救治时间,从而引发悲剧。

  三、警方提醒

  1、穿着防护:进入草丛、山林、水边等蛇类栖息地,务必穿高帮厚底鞋(靴)、长裤,扎紧裤脚。

  2、“打草惊蛇”:行走时,用木棍或手杖提前拨动前方草丛、灌木,惊走蛇类。

  3、注意观察:避免踩踏或手探树洞、石缝、朽木、落叶堆等蛇类可能藏匿处。勿随意翻动石块。

  4、照明必备:夜间活动必须携带强光手电筒,仔细照亮前方路面。

  5、保持距离:发现蛇类,缓慢安静退后绕行,切勿挑逗、攻击或试图捕捉。

  6、庭院整洁:清理房前屋后杂物、杂草,减少蛇类藏匿和鼠类(蛇的食物)滋生。

  7、现场急救“八字诀”:

  ①冷静

  保持冷静,立即远离蛇,避免二次咬伤。切勿惊慌奔跑,加速毒素扩散。

  ②制动

  立即坐下或躺下,限制一切不必要的活动。

  去除受伤肢体所有束缚物(戒指、手镯、手表、过紧衣物鞋袜),防止肿胀后难以取下。

  将伤肢置于心脏水平以下位置(如手被咬,手臂自然下垂;腿被咬,平放或略低于身体)。

  限制关节活动。

  ③包扎

  立即在伤口近心端上方(靠近躯干方向)进行加压包扎。

  使用宽布条、弹性绷带等,压力应适中(能伸入一根手指为宜),既能减缓淋巴/静脉回流,又不阻断动脉血流(肢体远端应能摸到脉搏、保持红润温暖)。绑扎后每30分钟松懈一次,每次1-2分钟,以免影响血液循环造成组织坏死。

  ④呼救

  立即拨打120或请他人协助送医!清晰告知被蛇咬伤。

  尽量记住蛇的特征(颜色、花纹、大小、头部形状等),切勿试图捕捉或追打蛇,有条件可安全拍照。

  8、避免如下有害操作:

  切开创口:增加感染、损伤血管神经风险。

  用嘴吮吸:施救者可能中毒,且效果甚微。

  饮酒:加速血液循环,加重中毒。

  慌乱奔跑:加速毒素吸收扩散。

  偏方:切勿使用民间偏方自救!

智能问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