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无锡市无锡网上公安网站
  1. 本站支持IPV6
  2. 繁体版
当前位置:首页 / 警民互动

关于春季招聘反诈意识与防范能力调查问卷反馈

发布时间:2025-05-06 16:55    浏览次数:【字号:默认 特大

  又是一年春招季,大家都希望找个好工作,但求职路上一定要擦亮眼睛,不要落入“求职陷阱”。为提高群众反诈安全意识,无锡警方开展春季招聘反诈意识与防范能力问卷调查。通过对收集到的问卷数据进行分析,现将反馈情况总结如下:

  一、参与调查人员基本信息分析​

  本次调查覆盖了不同性别、年龄段和职业状态的人群。从性别来看,男女比例相对均衡;在年龄段分布上,19 - 25 岁群体占比较高,这部分人群多为在校学生和应届毕业生,正处于求职关键阶段,是招聘诈骗潜在的重点受害群体。职业状态方面,在校学生和应届毕业生合计占比超过半数,凸显出学生群体在春季招聘中的活跃度,也提示我们应重点关注该群体的反诈教育。​

  二、反诈认知与常见诈骗手段认知情况​

  在对招聘诈骗相关案例或信息的了解程度上,仅有少部分人表示非常了解,大部分人略有了解,还有一定比例的人完全不了解。这表明公众对招聘诈骗的认知存在不足,反诈宣传的覆盖面和深度有待加强。​

  关于春季招聘中常见的诈骗手段,虚假职位招聘、收取押金及培训费、薪资诱骗等选项被高频选择。其中,虚假职位招聘凭借诱人的岗位信息吸引求职者,收取押金及培训费则利用求职者急于入职的心理骗取钱财,这些手段的高发性提醒我们要加强对求职者的针对性警示。​

  三、招聘信息获取与核实行为分析​

  在获取招聘信息的渠道上,正规招聘网站、校园招聘会和推荐是主要途径,但社交媒体群组也占有一定比例。然而,社交媒体信息繁杂,审核相对宽松,存在较高的诈骗风险。​

  在应聘过程中,主动核实招聘信息真实性的行为存在较大差异。部分人总是或经常核实,但仍有不少人偶尔核实甚至从不核实。同时,知道并会查询公司注册信息以验证其合法性的人较少,这反映出求职者在信息核实方面的能力和意识不足,容易给诈骗分子可乘之机。​

  四、对收费招聘的态度及社会防范不足认知​

  面对要求支付费用的招聘,大部分人能保持谨慎态度,选择立即拒绝并举报或谨慎考虑后再决定,但仍有少数人可能会接受甚至不假思索地接受,这部分人群极易成为诈骗受害者。

  在对当前社会防范招聘诈骗不足的看法中,公众普遍认为存在公众反诈意识不足、教育宣传力度不够、招聘信息审核不严等问题。这说明社会在反诈宣传教育和招聘信息监管方面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五、反诈宣传教育期望与责任主体认知​

  对于未来反诈宣传与教育的加强方向,学校教育、社交媒体平台和官方招聘网站是公众期望较高的渠道。学校作为学生的主要学习场所,应承担起反诈知识普及的重要责任;社交媒体平台和官方招聘网站凭借广泛的用户群体,能有效扩大反诈宣传的覆盖面。​

  在预防和打击招聘诈骗的责任主体方面,政府相关部门、正规招聘网站和 APP、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等被认为应承担更多责任。政府部门需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招聘平台应严格审核招聘信息,高校就业指导中心则要为学生提供专业的求职指导和反诈教育。​

  六、总结与建议​

  本次调查全面反映了公众在春季招聘反诈意识与防范能力方面的现状和问题。为有效降低招聘诈骗发生率,提出以下建议:​

  (一)加强宣传教育。针对在校学生和应届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开展多样化的反诈宣传活动,如举办反诈讲座、模拟诈骗场景演练等,提高其反诈意识和防范能力。

  (二)拓宽宣传渠道。充分利用学校教育、社交媒体平台、官方招聘网站等渠道,发布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的反诈宣传内容,扩大宣传覆盖面。​

  (三)强化信息审核。招聘网站和平台应建立严格的信息审核机制,对招聘企业的资质和招聘信息的真实性进行严格把关,从源头减少诈骗信息的传播。​

智能问答

返回顶部